药物引起高血压怎么办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主要干预方式包括停药替代、降压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监测及并发症管理。
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多样,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脏血流,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促进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激活盐皮质激素受体,部分抗抑郁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升压,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则引发血管收缩。临床表现除血压升高外,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害症状,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往往更显著。
处理原则以去除病因优先,如必须继续使用致病药物时,可联用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对抗升压效应。血压超过160/100mmHg或出现器官功能障碍需启动降压治疗,优选对代谢影响小的ARB类或长效CCB类药物。对于化疗等特殊治疗引发的高血压,需肿瘤科与心内科联合制定方案,在控制血压同时保障原发病治疗。
日常需建立血压监测日志,记录用药与血压波动关系,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若出现持续头痛、胸痛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应立即急诊处理。长期随访中注意评估肾功能、眼底及心脏结构变化,老年患者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