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服、拔罐、穴位贴敷等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长期劳损、外伤、寒湿侵袭、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
1、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穴位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等。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可配合温针灸,气血瘀滞型可采用电针疗法。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
2、推拿
中医推拿通过滚法、按法、扳法等手法松解腰部肌肉痉挛,调整小关节错位。急性期宜采用轻柔的理筋手法,慢性期可配合牵引复位。推拿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骨质疏松、椎体滑脱等禁忌证。
3、中药内服
肝肾不足型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寒湿型适用甘姜苓术汤,气血瘀滞型常用身痛逐瘀汤。中成药如腰痛宁胶囊、根痛平颗粒、痹祺胶囊等需在中医辨证后使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4、拔罐
在腰部阿是穴、夹脊穴等处留罐5-1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皮肤破损、高热患者禁用,拔罐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建议与针灸配合使用,每周2-3次为宜。
5、穴位贴敷
将川芎、延胡索等中药研末调敷于腰阳关、命门等穴位,通过透皮吸收发挥止痛作用。皮肤敏感者需先行贴敷试验,出现红疹应立即停用。可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药效。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腰部注意保暖防寒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2周,缓解期可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宜多食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忌生冷油腻。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