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常见的畸形表现
股骨颈骨折常见的畸形表现主要有患肢缩短、外旋畸形、内收畸形、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性跛行等。股骨颈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1、患肢缩短
股骨颈骨折后由于骨折端移位,患侧下肢可能出现明显缩短。骨折近端受肌肉牵拉向上移位,远端因重力作用向下沉降,导致下肢长度差异。患者平卧时可见双侧髂前上棘至内踝距离不等,常伴随大转子位置上移。临床可通过X线测量确认缩短程度,严重者需手术复位固定。
2、外旋畸形
骨折后患肢多呈现45-90度外旋状态,因髂腰肌和臀肌群牵拉股骨近端向外旋转所致。患者仰卧位时足尖明显外展,被动内旋髋关节可诱发疼痛。外旋畸形可能压迫坐骨神经,需通过骨牵引或手术纠正,避免继发神经损伤。
3、内收畸形
部分患者因骨折端嵌插或肌肉不平衡出现下肢内收,表现为行走时膝关节向内靠拢。长期内收可能导致髋关节内收肌群挛缩,影响步态稳定性。康复期需配合外展训练,严重者需松解内收肌群或行截骨矫形术。
4、髋关节活动受限
骨折后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均减小,尤其内旋、外展动作受限显著。关节囊内血肿、骨折块移位或创伤性关节炎均可导致活动障碍。急性期需制动减轻疼痛,恢复期通过CPM机辅助训练改善功能。
5、疼痛性跛行
患者因患肢负重疼痛呈现保护性跛行,步态周期中站立相缩短。疼痛多集中于腹股沟区,可能放射至膝关节。需使用拐杖分散负重,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缓解症状,骨折愈合后逐步恢复负重训练。
股骨颈骨折患者应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卧床期间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康复期可适量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同时进行髋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畸形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