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经常性的脱发
防止经常性脱发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减少物理损伤、控制基础疾病、科学护发等方式干预。脱发可能与遗传、激素失衡、营养不良、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或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毛囊生长周期紊乱。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抑制毛乳头细胞活性。
2、改善饮食结构
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缺乏维生素B族尤其是生物素会导致毛发干枯脱落,可适量食用坚果、全谷物。需控制高糖高脂饮食,血糖波动可能加重雄激素性脱发。
3、减少物理损伤
避免每日高温吹风或频繁烫染,电卷棒温度超过180℃会破坏毛鳞片。梳头时选择宽齿木梳,湿发状态下不要用力拉扯。扎发不宜过紧,牵引性脱发多发于长期马尾辫人群。
4、控制基础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干扰毛囊代谢。贫血患者需及时补充铁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需规范治疗。部分降压药、抗凝药可能引起药物性脱发,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5、科学护发
油性头皮建议每周清洗2-3次,选用含吡啶硫酮锌的控油洗发水。干性头皮可间隔使用含角蛋白的修护发膜。洗头水温控制在38℃以下,指腹轻柔按摩而非指甲抓挠。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持续2个月以上建议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日常可多用牛角梳从前额向后颈方向梳头,促进头皮血液循环。适当进行头皮穴位按摩,重点按压百会穴、风池穴等区域。外出注意防晒,紫外线会加速毛发角蛋白老化。突然出现的片状脱发或伴随红斑鳞屑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斑秃、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备孕女性出现脱发加重需检查性激素六项,产后脱发一般会在6-12个月内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