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牙周炎的原因
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未清洁会导致牙龈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红肿出血。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
2、牙结石刺激
钙化的牙菌斑形成牙结石,其粗糙表面会持续刺激牙龈。下颌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是常见堆积部位。牙结石需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清除,重度沉积者可能需龈下刮治。日常可使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结石形成。
3、咬合创伤
牙齿排列不齐或修复体不当造成的异常咬合力,会导致牙周膜损伤。表现为个别牙牙龈萎缩、牙齿敏感。可通过正畸治疗调整咬合关系,夜间磨牙者需佩戴颌垫。咬合创伤持续存在可能加速牙槽骨吸收。
4、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牙周组织炎症,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易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控制原发病是治疗关键,如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同时需加强牙周维护治疗。
5、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缺陷如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这类患者常在年轻时出现广泛性重度牙周炎,需早期干预。治疗可选用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必要时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手术。
预防牙周炎需建立每日两次的有效刷牙习惯,使用小头软毛牙刷清洁牙龈缘。每3个月更换牙刷,餐后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烟草对牙周组织的刺激。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妊娠期妇女更应注意激素变化导致的牙龈增生。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口臭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