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怎么治疗
慢加急性肝衰竭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通常由慢性肝病急性加重、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给予高热量、低蛋白、低脂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腹水,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状态等指标。
2、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保肝药物。出现肝性脑病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降低血氨。合并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3、人工肝支持治疗
采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可清除体内毒素、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需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4、肝移植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考虑肝移植手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态、感染控制等情况。术后需长期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5、并发症防治
预防消化道出血可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盐酸普萘洛尔片降低门静脉压力。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出现肝肾综合征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出院后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进食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在0.5-1克/公斤体重。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