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什么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属于妊娠期特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
1、发病机制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随着孕周增加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若孕妇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不足,则可能引发血糖异常。高龄妊娠、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是常见高危因素。
2、诊断标准
需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1mmol/L或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可确诊。孕24-28周为常规筛查时间,高危人群需提前检测。
3、典型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外阴瘙痒等表现。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出现羊水过多、胎儿生长过快等产科特征,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4、管理措施
首选医学营养治疗,通过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和分配方式控制血糖。血糖未达标者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每日自我血糖监测不可或缺。
5、远期影响
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约半数患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子代未来发生肥胖、糖代谢异常的概率显著增加,建议定期进行健康随访。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作息,每日分5-6餐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配合餐后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母婴代谢恢复,同时需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焦虑。建议家属共同参与孕期管理,学习低血糖应急处理方法,为孕妇创造良好的控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