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龋是怎么回事
深龋可能由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不佳、牙釉质发育不良、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嵌体修复、药物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深龋可能与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龋洞形成等症状。细菌代谢产酸腐蚀牙体硬组织,导致龋洞向深层发展。治疗需彻底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糖食物或碳酸饮料会加速龋病进展,表现为进食冷热食物时疼痛加剧。建议减少蔗糖摄入频率,用木糖醇替代,餐后及时漱口。已形成的深龋需进行窝洞预备后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
3、口腔卫生不佳
刷牙方法不当或未使用牙线可能导致邻面龋坏向深部发展,常伴随牙龈出血症状。应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间隙刷清洁,深龋已近髓时可使用氢氧化钙盖髓剂保护牙髓。
4、牙釉质发育不良
釉质矿化不全或氟斑牙患者更易发生快速进展性龋坏,可见牙齿表面大面积缺损。需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严重者可考虑全冠修复。发育期儿童可使用含氟泡沫增强釉质抗酸能力。
5、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釉质发育缺陷疾病如牙本质发育不全,会导致多发性深龋。这类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专业涂氟,深龋治疗时优先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进行修复。
深龋患者日常应选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采用水平颤动法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饭后使用牙线清除邻面菌斑,限制酸性食物摄入频率。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治,发现早期龋坏及时干预。修复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出现自发痛或夜间痛需立即复诊。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加强预防性措施,必要时进行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