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吃降压药可能出现头痛、乏力、干咳、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具体表现与药物种类及个体差异有关。降压药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类型,不同药物副作用存在差异。
1、头痛
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表现为太阳穴或后脑勺胀痛,通常与血压骤降有关。若头痛持续不缓解,需警惕脑供血不足。可遵医嘱调整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等药物剂量,或更换为缬沙坦胶囊等替代药物。用药期间应避免突然起身,监测血压变化。
2、乏力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能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活动后气短、疲倦。老年患者或合并心力衰竭者更易出现。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若伴随心率过缓,医生可能减少比索洛尔片用量或联用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改善症状。
3、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能引发刺激性干咳,与缓激肽蓄积刺激气道有关。夜间平卧时加重,停药后多可缓解。顽固性咳嗽患者可换用氯沙坦钾片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并哮喘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
4、水肿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可能引起踝部水肿,与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相关。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可缓解,严重时需联用氢氯噻嗪片利尿。需鉴别是否合并肾功能异常,避免长期使用吲达帕胺片导致低钾血症。
5、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发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测血钾,必要时补充门冬氨酸钾镁颗粒。噻嗪类利尿剂还可能升高血糖尿酸,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痛风患者慎用。
服用降压药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避免饮酒及柚子汁影响药物代谢,服药时间需固定。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现肌肉酸痛、心悸等异常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血压波动过大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