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伴随呕吐可通过禁食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止吐、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呕吐剧烈时需暂停进食4-6小时,避免刺激胃肠黏膜。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重复进行。儿童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补充能量。
2、调整饮食
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渐过渡到稀粥、软面条。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分6-8餐少量进食,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等止泻药,呕吐严重可用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伴有发热时需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帮助恢复菌群平衡。
4、物理止吐
生姜切片贴敷内关穴或饮用姜茶可缓解恶心感,保持环境通风减少异味刺激。呕吐后及时用温水漱口,儿童可竖抱轻拍背部。使用温热毛巾敷贴胃部区域,温度保持在40℃左右。
5、就医治疗
出现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呕血、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血便伴高热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婴幼儿出现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等表现时,家长需及时送医处理。
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2-3周,逐步增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凉,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脐周。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1-2周,若出现反复腹泻或体重持续下降需复查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