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应该如何预防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需从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免疫力、避免诱因三方面入手,主要包括注意手卫生、接种疫苗、规律作息等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预防病毒传播是关键。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对已知病毒感染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2、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成人每日应保证7-8小时睡眠。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3、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需维持血压低于140/90mmHg。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停药导致免疫力下降。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每年进行1-2次全面体检。
4、避免诱发因素
病毒性心肌炎发作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冒后应充分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可减少心肌氧耗,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导致脱水。
5、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可预防相关病毒引发的心肌损伤,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柯萨奇病毒疫苗尚在研发阶段,目前可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间接预防部分肠道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咨询医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饮食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增加心脏负荷。出现持续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及时查心电图,恢复期6个月内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家长需特别注意儿童在病毒感染后是否出现异常疲乏、呼吸急促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