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和室颤的区别
房颤和室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心电图特征及危险程度。房颤是心房不规律颤动,室颤是心室无序颤动,后者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房颤发生时,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跳快而不规则,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或头晕,但多数情况下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不规则的f波,心室率通常不规则。长期房颤可能增加卒中风险,需通过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抗凝剂,部分患者需接受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
室颤属于恶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纤维完全失去协调收缩能力,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数分钟内可导致意识丧失和猝死。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的波形,无明确QRS波群。室颤必须立即电除颤抢救,后续可能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诱发因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病或电解质紊乱,治疗药物包括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
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出现不明原因心悸或晕厥时须及时就医,确诊心律失常类型后严格遵医嘱用药,房颤患者应定期评估抗凝治疗必要性,室颤幸存者需长期随访ICD设备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