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专家介绍耳鸣遗传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6531次浏览

我们都害怕自己患上一些遗传性的疾病,而平常所见到的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也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工作,避免发生耳鸣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耳鸣遗传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心理精神因素:受到意外事件突然强烈地刺激可触使耳鸣发生。情绪或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忧郁、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均可以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可使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相互影响,出现恶性循环。轻松、愉快等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或缓解耳鸣。

2、噪声: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发生耳鸣者增多,接触噪声的时间增加,发生耳鸣率增加。噪声可加重原有的耳鸣,但也有使原耳鸣减轻或缓解的,或促发另一种耳鸣声与原有的耳鸣声混合。因而临床上可采用掩蔽声以治疗耳鸣,使患者听不到原有的耳鸣。

3、月经期的妇女可感耳鸣加重,妊娠期妇女中有小部分人自觉耳鸣加重。

4、体位:大部分患者卧位比立位时耳鸣加重,但有少数患者感到耳鸣减轻。临床中还可见到有的患者仅在头部向一侧运动、低头或身体做某种扭转时才出现耳鸣。

5、眼球运动:少数患者在眼球运动或眨眼时出现耳鸣,后者可能为面神经与镫骨肌支同时兴奋所致。

6、饮食及烟酒:食用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可引起或加重耳鸣;某些食物过敏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致耳鸣;减肥食品可使耳鸣症状加重,但也有少数可使耳鸣缓解;饮用浓茶、含咖啡因的饮料、饮酒均可加重耳鸣。此外,过度吸烟也会引起或加重耳鸣。

耳鸣不会遗传,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以上内容,会对引发耳鸣的因素应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以上预防措施,同时还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祝愿所有患者能够健健康康的生活。

相关推荐

坐飞机如何保护耳膜
坐飞机保护耳膜,一方面尽量在坐飞机的时候,要反复地做吞咽动作,另外要注意感冒了以后,特别是感冒期最好不要坐飞机。为什么坐飞机的时候要保护耳膜,坐飞机的时候,特别飞机在起降的时候,机舱里面的压力会有相对比较大的波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中耳的结构。如果咽鼓管功能是好的话,咽鼓管可以及时地打开,保持耳膜里面的中耳的压力,跟外面的大气压是一致的,就不会导致耳朵疼、鼓膜破裂等这些情况。如果咽鼓管功能不好,比如感冒期咽鼓管肿胀打不开了,或者是压力变化的特别大,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耳朵疼。这时候一定要做吞咽动作,不断地做吞咽动作,比如咽口水或者嚼口香糖。这些动作被动地把咽鼓管打开,空气进去了就没事了。当然也可以做一些鼓膜按摩,比如用手掌紧紧地压住耳廓,然后快速地把手掌拿开,有个负压把鼓膜拉开,当然也可以张嘴打哈欠,或者捏着鼻子使劲鼓气,都是被动地把咽鼓管打开,这样防止因为压力过大,把鼓膜压破了。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60150次收听

耳鸣听力下降能治好吗
耳鸣听力下降,多数情况下能治好。耳鸣听力下降都不是疾病,而是症状,如果是因为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并没有发生耳朵器质性的改变,只要是能够注意休息、调整情绪,并适当的治疗,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状都会消失。如果是神经性耳鸣导致的症状,在发病早期积极使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一般也能够治好。但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例如神经性耳鸣在发病3个月以后再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差,可能无法完全治好。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1

105311次收听

01:56
搏动性耳鸣有危险吗
搏动性耳鸣有危险,但搏动性耳鸣本身无危险。搏动性耳鸣仅仅是耳朵里面听到血管的活动的声音,对耳朵没有明显的损伤。搏动性耳鸣的危害是搏动性耳鸣的原因导致。比如病人的搏动性耳鸣可能是颈静脉球体瘤导致,球体瘤不断的发展会破坏骨头,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其是由动脉血管有斑块导致,比如颈部的血管有斑块,形成栓子栓了脑组织的血管。比如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引起偏瘫、失语,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搏动性耳鸣的危害并不来自于耳鸣本身,而是来自于产生搏动性耳鸣的血管病变。
02:17
耳鸣是一种病吗
耳鸣是一种病。正常人没有耳鸣,当出现耳鸣了,通常是外界没有这种声音,但耳朵会出现声音。比较轻的病人是在安静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睡眠前,听到了耳朵响的声音,耳鸣比较重的话,在嘈杂的环境当中也能够听到耳鸣,有部分病人还会伴有一定的听力下降等。有了耳鸣之后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通常像外耳道、中耳疾病以及内耳疾病,还有听神经瘤等,都可以引起耳鸣的情况,但引起耳鸣最多见的还是内耳的疾病。
突然耳鸣怎么办
突然耳鸣,要检查找到发病原因,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针对突然耳鸣,要考虑发病原因,比如突然耳鸣伴有听力下降,考虑是突发性耳聋;如果患者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考虑前庭神经元炎;如果患者有眩晕发作,考虑内耳疾病,比如梅尼埃病。还可能其他因素,比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也会引起突然的耳鸣,所以要针对这些方面因素进行适当的检查,明确大致的发病原因。二、根据大致的发病原因,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其他方面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给予营养神经激素、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等。其他因素,比如脑出血引起突然性的耳鸣,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方面治疗。总而言之,处理突发性耳鸣,要根据患者原因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0

54533次收听

耳鸣引起的听力下降怎么恢复
耳鸣引起听力下降需要做检查,看看听力下降和耳鸣是传导性的,还是感应神经性的,还是其他因素引起,在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上在急性期往往是使用大剂量的激素进行处理,这也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的方法。药物,比如银杏叶、甲钴胺、敏使朗,这些药物都是可以使用的。还有其他辅助的治疗方法,比如高压氧的治疗都是可以使用的。针对这些药物或者是治疗方法,低频下降型的听力下降耳鸣,经过大剂量的激素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其他因素引起高频下降或者水平下降,往往这种听力损伤、听力下降是很难恢复的。或者说的恢复程度比较小,不能够完全的恢复正常。耳鸣和耳聋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一般而言是由于听力下降,也就是耳聋,引起了耳鸣,当然耳鸣也可能听力下降,也就是耳聋的前驱症状。
语音时长 01:42

2020-02-20

59122次收听

02:40
耳鸣的症状
耳鸣,是耳部自我感觉的持续的、有节律的响声,位置可以明确为左耳或右耳甚至双耳,有的患者会出现脑鸣,也属于耳鸣的范畴。声音可以是蝉鸣声、嗡鸣声或交流电声等。另外,耳鸣也可以是血管搏动性耳鸣,是一种伴随心跳的节律性咕咚咕咚的声音,跟体位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体位下会比较明显,更换体位则可以减轻。概括的讲,耳鸣的症状就是出现一侧或双侧耳朵持续的持续性声响,可能在不明确的位置,脑部或中间的位置都可能发生。出现持续性或24小时不间断的耳鸣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伴有听力的下降、耳鸣声音的声强等,判断耳鸣的预后是否能够更好的愈合,明确治疗方向,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耳鸣的危害都有哪些
耳鸣的危害可能有影响听力、影响睡眠、影响情绪、影响工作、对家庭生活有影响、影响社交活动。
01:58
耳鸣是怎么引起的
耳鸣的原因,一是传导性鼻炎引起的短暂的耳鸣,一是神经性的耳鸣。首先要辨别是不是近期有感冒,如果有感冒鼻炎,使劲擤鼻涕,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可能就是卡他性引起的耳鸣,经过通窍治鼻炎、鼓膜按摩、鼓膜吹张,耳鸣就可能缓解。还有是神经性耳鸣,它引起的原因一般跟劳累、熬夜、情绪不好、工作压力特别大、精神状态不好,这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明确病因,再及时治疗。传导引起的耳鸣,治疗相对好治一些,但神经性的,还是需要找到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及时的进行诊治。
01:53
上火会引起耳鸣吗
民间所说的上火,包含的意义非常多,比如饮食吃燥热的东西、情绪发脾气、晚上熬夜、睡眠不好、长期对着电脑,消耗阴气,这些都是导致上火的原因。耳鸣的原因跟这些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因为上火就吃点清热解毒的药或去火的药来治疗。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原因,做一个明确的诊断,是短暂的耳鸣还是持续的耳鸣,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神经性耳鸣,都需要通过营养神经、舒缓血管,就是促进溶栓这种治疗,一般是采用输液的方法,及时给他一个扭转治疗,才能取得缓解。
左耳耳鸣怎么办
左耳耳鸣可以是因为顽疾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环境问题导致耳朵里面出现异响,所以要注意做全面的检查,给予合适的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多给耳朵做按摩。要离开嘈杂的环境,可以弹后脑壳,要注意调理自己的饮食,不能过于节食。
中医如何治耳鸣
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存在耳鸣的现象,耳鸣的出现也需要尽快的治疗,比如说中医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首先就应该按摩耳朵,然后也应该按摩颈部,尽可能的选择推耳朵的一种方式,可有效的促进血液的循环,达到治疗耳鸣的一种效果。
耳鸣头晕需要做的检查
其实有不少的患者总是会发现自己经常性都会有头晕耳鸣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很多的原因,必须要引起重视,首先就应该进行听力学的检查,另外也应该进行磁共振的检查,那么在经过这一番检查之后,就可以了解到个人的病情,排除颅内病变。
耳鸣怎么回事
耳鸣是自觉,一只耳朵或者两只耳朵出现鸣响。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如耳朵本身疾病、心理精神疾病、其他疾病等。一、耳朵本身疾病引起耳鸣,像耳道堵塞、中耳炎、咽鼓管障碍、美尼尔病、听神经瘤。二、心理精神疾病引起耳鸣,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三、其他疾病引起耳鸣,像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
语音时长 01:02

2019-07-03

53842次收听

搏动性耳鸣是怎么回事
搏动性耳鸣可能是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颈动脉狭窄、听动脉或岩静脉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瘤等所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