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鸣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7-0353842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鸣是自觉,一只耳朵或者两只耳朵出现鸣响。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如耳朵本身疾病、心理精神疾病、其他疾病等。

一、耳朵本身疾病引起耳鸣,像耳道堵塞、中耳炎、咽鼓管障碍、美尼尔病、听神经瘤。

二、心理精神疾病引起耳鸣,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

三、其他疾病引起耳鸣,像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简单易学养肝耳操
养肝耳操是一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帮助改善肝脏功能的保健方法,主要通过刺激耳部肝区反射点促进血液循环和经络疏通。适合日常保健的简易动作包括揉搓耳轮、提拉耳垂、按压耳甲艇等,操作时需注意力度轻柔、动作连贯。
一只耳朵嗡嗡响如何治
耳朵嗡嗡响在临床称为耳鸣,耳鸣有很多种原因,如果是因为生理原因,没有休息好,调整休养一段时间以后就可好转。如果是因为病理的原因,如中耳的炎症,内耳的疾病引起的耳鸣等因素,就需要对症进行治疗。耳鸣原因多种多样,严重的程度也不一样,具体的原因也要因人而异。第一,如果一只耳朵出现了嗡嗡响,只是偶尔的出现,持续时间也不长,可以先观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可能是由于没休息好,身体劳累出现的症状,一般调整生活作息,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好转。第二,耳道内耵聍过多,没有及时地清理,导致耳朵出现嗡嗡响的状况,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地清理耳道内的异物,如果没有好转,就要到医院就诊。第三,对于神经性的耳鸣,出现的耳朵嗡嗡响,有些患者还会感到头晕、目眩、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可以给与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营养神经的药物,有银杏叶制剂、甲钴胺等。如果患者出现耳朵嗡嗡响是由于中耳炎引起,需要抗炎、抗感染的治疗。注意保持清洁外耳道,使用滴耳剂治疗,可以缓解嗡嗡响的症状。由于咽鼓管通畅不良引起的耳朵嗡嗡响,可以给与鼓膜按摩治疗,改善鼻炎及咽喉炎,可以缓解耳朵嗡嗡响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27

2021-11-05

89921次收听

耳朵和头部总嗡嗡响是怎么回事
引起耳鸣原因:第一,是听神经、耳蜗受到影响,如神经炎、病毒感染。是神经听毛细胞受到损伤,包括外伤、振动、感染、病毒感染、缺血,造成听神经损伤,导致神经性耳鸣。第二、头颅供血不足,造成神经损伤,也会造成头颅里嗡嗡的响,这也是神经损伤以后,造成的这种情况。第三、与血管畸形有关,动脉变细、硬化,动静脉之间漏,颅内的一些先天性缺损,如骨壁的缺损,乙状漏骨壁缺损,可造成搏动性耳鸣,预示着血管和血管走行的一些结构,可能产生问题。
语音时长 02:36

2021-09-29

97325次收听

血管搏动性耳鸣严不严重
一般来说,血管搏动性耳鸣并不是很严重。血管搏动性耳鸣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耳鸣本身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再一个是导致搏动性耳鸣的因素会不会导致身体其他的问题。血管搏动性耳鸣最主要是指患者描述一侧或者双侧耳朵里,听到搏动性的耳鸣,这种耳鸣往往跟心跳的节律是一样,认为是因为耳朵周围的这些血管搏动的声音传递到耳朵里面导致的,所以叫血管搏动性耳鸣。这种血管搏动性耳鸣本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往往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够听得到,人多的时候听不到,慢慢的习惯了以后,其实不影响患者的入睡,所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但是血管搏动性耳鸣一定是耳朵周围某些血管出现了问题导致的,除了血管病变,除了出现耳鸣之外,往往会导致其他的甚至潜在的一些严重的影响。比如这个病人是因为颈部大血管斑块导致的,如果不及时发现,血管斑块可能会导致大脑的缺血、缺氧,出现了头晕、走路不稳、肢体的麻木、运动障碍,甚至血栓脱落会引起来脑梗等。所以出现搏动性耳鸣,建议病人要去查血管,防止因为血管病变引起来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8

2021-07-09

107489次收听

怎样判断自己耳不耳鸣
判断自己耳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主观的判断,到底是不是耳鸣。有的人觉得是耳鸣,但问他是哪个耳朵,没有办法准确的说出来,其实这种更多是脑鸣或者叫颅鸣。这种鸣是脑子里面传来的声音,而不是非常明确的一侧耳朵。所以如果病人描述双侧耳朵,或者没有办法判断是哪侧耳朵吵,大多数不是耳鸣。所以耳鸣是耳朵里面听到的不该存在的一些声音,如果觉得确实一侧耳朵,突然出现了耳鸣的声音,不管是机器一样的声音,是蝉鸣、电流样的声音,还是搏动、心跳样的声音,都可以叫耳鸣。再一个判断其实就要到医院就诊,最主要所说的耳鸣,真正意义上的耳鸣,是指神经性的耳鸣。出现了听力下降以后,伴发的出现了耳鸣,叫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要去做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听力下降。比如是左侧的突然出现了耳鸣,一查左侧耳朵确实是感音神经性的耳聋存在,就确诊是神经性的耳鸣。如果病人说是左侧耳鸣,到医院一检查,左边耳朵听力完全是好的,这种往往不认为是器质性的病变或者是神经性耳鸣,要考虑是不是熬夜、情绪紧张焦虑,甚至用别的药物引起来的,甚至是贫血、高血压导致的。
语音时长 01:39

2021-07-09

86914次收听

02:16
怎样判断自己耳鸣
判断自己耳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主观的判断,到底是不是耳鸣。如果病人描述双侧耳朵或者没有办法判断哪侧耳朵吵,大多不是耳鸣。再一个判断其实就要到医院就诊。检查是不是有听力下降。比如是左侧的突然出现了耳鸣,一查左侧耳朵确实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就可确诊神经性耳鸣。如果病人说左侧耳鸣,到医院检查,左边耳朵听力完全是好的,这种往往不认为是器质性的病变或者是神经性耳鸣。要考虑是不是熬夜、情绪紧张焦虑,甚至用别的药物引起来的,甚至是贫血、高血压导致的。
02:11
睡眠不足会导致耳鸣吗
睡眠不足特别容易导致耳鸣,如果睡眠不足,大脑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就会引起头昏、头沉,就会出现耳鸣。另外睡眠不足导致耳鸣可能也跟缺氧有关系,因为睡眠不足或者睡眠的障碍,打呼噜、呼吸暂停等等,缺氧会影响到大脑很多相应的部位。耳朵的供血主要来自于颅内的血管,如果是颅内的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但是不是所有的睡眠不足都会导致耳鸣,出现了耳鸣,如果有明显的听力下降,考虑还是一个器质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耳鸣没有听力下降,才考虑因为睡眠不足等导致的功能性的耳鸣。
02:08
老年人耳鸣能治好吗
老人大多数耳鸣是由于老年性聋所伴随出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耳蜗的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纤维都发生退行性变、老化,使其功能下降就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其只能够通过各种保健的方法以及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的药物来控制延缓老化的进展。老年人最容易出现的耳鸣就是突聋所伴发的耳鸣。由于老年人血压高、血管硬化易造成耳蜗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内耳血管栓塞引起突发性耳聋,同时伴有耳鸣。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窗口期,也就是一周之内及时给与治疗,来提高听力,缓解耳鸣。
如何避免耳鸣的发生
如何避免耳鸣的发生呢?在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耳鸣这样的疾病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因此就变得肆无忌惮并忽视对于耳朵的保护,其实耳鸣的发病并没有年龄的限制,现在的耳鸣患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如何避免耳鸣的发生呢?
怎样来判断患了耳鸣
我们周围的耳鸣患者不在少数,但是很多耳鸣患者在初期发病的时候不知道,所以当他们开始治疗的时候就已经晚了,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那么怎样来判断患了耳鸣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02:55
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的方法一般是采取输液、营养神经、通血管、活血化瘀的输液治疗,也可以配合激素药物,如果有原发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耳鸣,是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棘手的疾病,临床上非常多见。很多人觉得耳朵响,是上火的表现,在家吃点药就可以缓解,这样很可能错过耳鸣的最佳治疗时机。耳鸣的最佳治疗时机一般不超过3-7天,超过1个月,耳鸣就很难治愈。如果出现耳鸣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还有一些耳鸣可能是感冒或中耳炎引起,需要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如果是中耳炎引起,首先要治疗中耳炎,一般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或促排剂,或者清理脓液或使用滴耳液等,中耳炎治愈后,耳鸣自然可到缓解。
02:12
耳鸣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耳鸣的治疗需根据不同情况,针对性的治疗。第一,突发性,间断性的耳鸣,可能是身体机能下降的信号,无需临床干预,通过控制情绪,规律起居饮食,保证休息,远离噪声等自我调节,可缓解病情。第二,长期性耳鸣,无疗效特别好的方法,可通过针灸,中药等方法治疗。也可通过治疗引起耳鸣的病因,缓解病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病或与血管循环有关的疾病。第三,如突发性耳鸣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需及时就诊,根据情况选择输液或者营养神经,疏通血管等治疗方法。
耳鸣最佳治疗方法
耳鸣的出现有着很多的原因,也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这样子其实有很多的方法。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生活的不良习惯,也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尽量的减少情绪的波动,另外在日常的食物中也应该补充铁元素,多吃一些活血的饮食。
坐车耳鸣怎么办
很多人在地铁上或飞机上都有耳鸣的情况,这是由于鼓膜的压力被压缩。此时可以喝一口水,或者咀嚼一个口香糖,喉咙的吞咽可以降低耳内的压力,缓解耳鸣。或者用双手捏住鼻孔,然后鼻子呼气,耳鸣症状也将消失。治疗耳鸣缓解耳内的压力就可以达到消除耳鸣的效果。
怎么处理耳鸣来了
耳鸣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的疾病状态下,或者是不同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耳鸣现象。因此当耳鸣出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医院明确病因,确诊是由于哪种疾病引起的耳鸣,或者哪些系统的疾病引起耳鸣;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够缓解,或者是减少耳鸣的出现。早期积极的对耳鸣治疗,后续效果会相对比较好。耳鸣时间越长,治疗越不尽力、不及时,后续持续存在耳鸣的情况就可能会比较严重。另外,由于引起耳鸣的因素不同,如果是由于耳科疾病引起的耳鸣,不及时治疗、不及时干预,长时间耳鸣的存在,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听力下降,引起听力问题。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21

5921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