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和中耳炎的区别
外耳炎和中耳炎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外耳炎是外耳道皮肤或软骨的炎症,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中耳炎是中耳腔的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外耳炎病变局限于外耳道,常见诱因包括游泳进水、挖耳损伤或过敏反应,主要症状为耳道红肿、剧烈疼痛和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耳道狭窄或流脓。中耳炎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儿童高发,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鼓膜充血或穿孔,急性期可能伴随发热。两者均可通过耳镜检查鉴别,外耳炎可见耳道皮肤病变,中耳炎则需观察鼓膜状态。
外耳炎治疗以局部清洁和抗生素滴耳液为主,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中耳炎轻症可自愈,反复发作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合并积液时可能需鼓膜穿刺。慢性中耳炎可能引发胆脂瘤等并发症,需手术干预。两者预防都需避免耳道进水,但中耳炎更强调感冒后及时处理鼻塞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频繁挖耳。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感冒期间可通过咀嚼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使用滴耳药物。儿童反复中耳炎发作建议检查腺样体,成人长期耳道不适需排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