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运动需注意血糖监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类型和应急准备等事项,合理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1、血糖监测
运动前、中、后均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发生。运动前血糖低于5.6毫摩尔每升可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高于13.9毫摩尔每升应暂缓运动。运动中若出现心悸、头晕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含糖食物。运动后2小时内仍需监测血糖,防止延迟性低血糖。
2、运动强度
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可通过说话测试判断强度,运动时能正常对话但无法唱歌为宜。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3、运动时间
建议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持续30-6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空腹或降糖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胰岛素注射者应避开注射部位活动,防止吸收过快。
4、运动类型
以有氧运动为主,结合抗阻训练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快走、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潜水、跳伞等高风险活动。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需选择游泳、坐姿运动等减少足部压力。
5、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血糖仪、糖果和糖尿病识别卡。穿着透气吸汗的运动鞋袜,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结伴运动或告知他人行程,出现严重高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患者运动需长期坚持并循序渐进,配合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运动计划。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和放松,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