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花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桑花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血热出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1、清热解毒
桑花性微寒,能帮助清除体内热毒,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等症状。对于皮肤疮疡、痤疮等热毒蕴结的情况,可用桑花煎水外洗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内服。现代研究表明,桑花含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
2、润肺止咳
桑花能润燥清肺,适用于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肺燥症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可配伍麦冬、百合等养阴润肺药材。肺热咳嗽者可搭配桑白皮、黄芩增强清肺效果,但风寒咳嗽者不宜单独使用。
3、凉血止血
桑花能清热凉血,对血热妄行导致的鼻衄、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有辅助止血作用。临床常与生地、白茅根等配伍使用。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茜草、蒲黄等药物调理,但需排除器质性病变。
4、明目退翳
桑花可清肝明目,古代医籍记载其能改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现代多用于结膜炎、干眼症等眼病的辅助治疗,常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眼睛充血时,可配伍钩藤、夏枯草平肝明目。
5、调节血压
桑花中的芦丁等成分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对早期高血压有一定调节作用。可配合山楂、杜仲等制成代茶饮,但不建议替代降压药物。低血压患者及孕妇慎用,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咨询医生避免相互作用。
使用桑花时建议选择干燥完整、色泽黄白的花蕾,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可煎汤、泡茶或研末外敷,但脾胃虚寒者应减量配伍生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腹泻应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及儿童使用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与寒凉药物叠加使用。日常可搭配枸杞、红枣等平和药材调和药性,储存时需防潮避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