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呕吐怎么办
小儿积食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服用消食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积食呕吐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肠道感染、先天性消化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改为少量多次喂食米汤或口服补液盐。恢复进食后选择米糊、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油腻及高糖食物。每次喂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延长喂奶间隔时间至3-4小时。母乳喂养母亲需同步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
2、腹部按摩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按摩前将手掌搓热,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可配合婴儿润肤油使用,避开刚进食后1小时内操作。若按摩时出现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
3、补充益生菌
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儿童专用益生菌。温水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持续补充5-7天,观察排便性状改善情况。注意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以防过敏。
4、服用消食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西药可选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胃排空,但2岁以下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腹泻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5、就医治疗
若呕吐物含胆汁或血丝、持续拒食超过8小时、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腹部超声排除肠套叠,血常规检查判断感染程度。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或留置胃管减压,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新辅食添加遵循单一渐进原则。喂食后竖抱拍嗝15分钟,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记录每日呕吐次数及性状变化,外出时备齐更换衣物。定期测量体重增长曲线,若连续2周体重不增应复查。避免强迫喂食或追喂行为,建立规律进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