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长个肉疙瘩怎么回事
牙龈长肉疙瘩可能与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牙龈瘤、智齿冠周炎或口腔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等手段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1、牙龈增生
长期佩戴不良修复体或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刺激牙龈组织异常增殖,形成质地较韧的粉红色肉疙瘩。伴随刷牙出血或局部胀痛。需拆除刺激源后行牙龈成形术,日常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配合巴氏刷牙法维护口腔卫生。
2、根尖周脓肿
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髓坏死,炎性渗出物穿透根尖孔在牙龈形成脓包,表现为触痛明显的黄白色疙瘩。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术后避免患侧咀嚼硬物。
3、牙龈瘤
妊娠期激素变化或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发血管性牙龈瘤,常见于前牙区呈紫红色球状突起。妊娠期患者分娩后多自行消退,顽固性病变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4、智齿冠周炎
阻生智齿周围牙龈瓣感染形成红肿疙瘩,伴张口受限和放射性疼痛。急性期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炎症消退后评估拔牙指征。日常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食物嵌塞。
5、口腔肿瘤
长期吸烟饮酒或HPV感染可能诱发牙龈鳞状细胞癌,表现为快速增大、表面溃疡的菜花样肿物。需活检确诊后行扩大切除术,必要时联合放疗。发现牙龈肿物持续增大超过两周须尽早就诊。
建议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妊娠期女性出现牙龈肿物应优先选择保守治疗。任何牙龈新生物持续存在超过两周,或伴随出血、麻木、牙齿松动等症状,需立即至口腔颌面外科排查恶性病变。术后定期复查可预防复发,保持每年一次洁牙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