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规范用药、避免饮酒、预防传染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需长期管理。
1、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脏超声,监测病情进展。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复制活跃,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肝硬化患者需增加甲胎蛋白和胃镜检查频率,筛查肝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规范用药
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肝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或病情反弹。用药期间出现乏力、皮疹等不良反应需就医。
3、避免饮酒
酒精会加重肝细胞损伤,加速肝纤维化进程。乙肝患者应严格戒酒,包括啤酒、红酒等含酒精饮品。合并酒精性肝病时,肝硬化和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需加强营养支持和戒酒干预。
4、预防传染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患者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家庭成员需接种乙肝疫苗,表面抗体阴性者应定期检测。孕妇需在孕期监测病毒载量,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5、健康生活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量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腌制食品。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乙肝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家属应协助监督用药和复查。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贝类。出现皮肤黄染、腹胀或呕血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流感季节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减少肝脏负担。保持适度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