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由什么引起的
支气管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烟、空气污染、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原因,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可引发。病毒侵入支气管黏膜后导致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展为持续性干咳或咳白色黏液痰。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镇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痰液常呈黄色或绿色脓性。细菌性支气管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分散片等。长期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受凉并接种肺炎疫苗。
3、吸烟
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损伤支气管纤毛功能,导致黏液清除能力下降。吸烟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戒烟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配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促进排痰。
4、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刺激气道黏膜,诱发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职业性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需做好防护,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气道炎症。
5、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可能误吸入支气管,引起化学性肺炎和反复咳嗽。这类患者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睡前3小时禁食并抬高床头15-20厘米。
支气管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