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疫苗打后手臂症状有哪些
卡介疫苗注射后手臂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硬结、脓疱形成、溃疡结痂及淋巴结肿大。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属于正常免疫过程,多数症状会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消退。
1、局部红肿
接种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直径通常不超过10毫米。此为疫苗激活局部免疫反应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
2、硬结形成
接种后2-4周常见皮下出现质地坚硬的结节,直径约5-15毫米。硬结表明疫苗正在诱导结核菌素敏感性,属于有效免疫应答的标志,通常3-6个月逐渐软化吸收。
3、脓疱溃疡
接种后4-6周约90%接种者会出现白色小脓疱,随后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溃疡面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渗出液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痂皮,此过程持续2-5周属正常反应。
4、淋巴结肿大
约10%-20%接种者可能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多小于1厘米。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3厘米或伴发红热痛,需就医排除继发感染。
5、色素沉着
愈合后80%接种部位会遗留圆形瘢痕,初期呈红色后转为肤色或浅褐色。瘢痕直径通常3-7毫米,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永久性标志。
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涂抹药膏。出现直径超过3厘米的溃疡、持续高热或腋窝淋巴结化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可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期间无须刻意消毒或包扎创面,正常洗澡时避免长时间浸泡接种部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