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西医治疗
心悸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镇静类药物及器械治疗等方式。心悸可能由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肌缺血或焦虑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1、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可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的心悸。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突然停药诱发反跳性心动过速。
2、钙通道阻滞剂
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维拉帕米片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缓房室结传导,对房性心动过速或早搏导致的心悸效果显著。可能出现下肢水肿或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心动过缓患者禁用。
3、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心悸,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或阻滞钠通道发挥作用。长期使用胺碘酮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
4、镇静类药物
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可缓解焦虑症引发的功能性心悸,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抑制减少自主神经紊乱。需警惕药物依赖风险,建议短期小剂量使用。
5、器械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严重心律失常,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射频消融通过导管释放能量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起搏器则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悸患者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增加富含镁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若出现持续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