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疼痛的原因
指甲疼痛可能与甲沟炎、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甲、甲下血管球瘤等因素有关。指甲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甲板变形或颜色改变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甲沟炎
甲沟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指甲修剪过深或撕扯倒刺后。表现为甲周皮肤红肿、化脓,触碰时疼痛明显。轻度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就医行甲沟切开引流。日常应避免咬指甲或过度修剪,保持手部干燥清洁。
2、外伤
指甲受挤压、撞击等外力损伤后,甲床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导致甲下淤血,伴随剧烈跳痛。早期可冰敷缓解肿胀,若淤血面积超过甲板一半或持续疼痛,需就医排除甲床裂伤。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吸收,避免穿窄小鞋袜。
3、真菌感染
甲真菌感染会导致甲板增厚、分层,伴随甲周角质增生引起的胀痛。确诊需真菌镜检,可外用阿莫罗芬搽剂或口服特比萘芬片,治疗周期较长。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
4、银屑病甲
银屑病患者可能出现甲板点状凹陷、甲剥离,伴随甲周炎症性疼痛。需配合皮肤科治疗原发病,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改善甲损害。避免机械刺激指甲,接触洗涤剂时需戴防护手套。
5、甲下血管球瘤
这是一种发生于甲床的良性肿瘤,典型表现为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冷刺激可诱发。通过甲板可见蓝红色斑点,超声检查可确诊。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注意保护创面,定期复查甲板生长情况。
日常应注意指甲护理,修剪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避免过度美甲或使用劣质甲油。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伴随化脓或甲板脱落,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或手足外科。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出现指甲问题需特别警惕感染风险,不可自行挑破肿胀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