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肌炎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发热等。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胸闷胸痛
儿童心肌炎早期可能出现胸闷或胸痛症状,疼痛多为钝痛或压迫感,活动后可能加重。心肌炎症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包受累时可能引发此类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捂胸口或拒绝跑跳活动。若伴随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辅酶Q10片、维生素C注射液、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呼吸困难
心肌炎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费力等表现,平卧时可能加重。这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存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需要垫高枕头睡觉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口唇发绀,此时需紧急送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呋塞米片减轻肺水肿,或通过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改善心功能。
3、心悸
部分患儿会主诉心跳快或不规则,表现为突然感觉心脏砰砰跳或停顿感。
心肌炎症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家长可测量孩子安静状态下心率,若持续超过120次/分或节律不齐,应及时就诊。治疗可能涉及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快速心律失常,或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电解质紊乱。
4、乏力
心肌炎儿童易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容易疲劳、不愿玩耍或运动后气促明显。心肌损伤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是主要原因。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记录其日常活动量的变化。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或辅以黄芪颗粒辅助治疗。
5、发热
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常伴有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可能早于心脏症状出现,家长误以为普通感冒而延误诊治。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合并精神萎靡,需警惕心肌损害。除对症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外,重点需进行心肌酶谱检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儿童心肌炎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低盐食物如米粥、蒸蛋等,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家长应学会监测孩子安静时心率,若出现症状反复或新发水肿,需立即复诊。预防方面应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前可咨询医生接种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