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桄子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白桄子一般是指中药材栀子,常见用法主要有内服煎汤、外用研末调敷、配伍入药、制成丸散、泡茶饮用等。
1、内服煎汤
栀子可单独或配伍其他药材煎煮服用,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状。煎煮时需先浸泡20-30分钟,水量以淹没药材2-3厘米为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20分钟。脾胃虚寒者慎用。
2、外用研末调敷
将栀子干燥后研成细粉,可用麻油或鸡蛋清调敷患处,适用于扭挫伤肿痛、疮疡肿毒等症。外用前需清洁皮肤,每日换药1-2次。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先做局部测试。
3、配伍入药
栀子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使用,如经典方剂栀子豉汤、茵陈蒿汤等。不同配伍可增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组方。
4、制成丸散
栀子可加工成丸剂、散剂等中成药,如栀子金花丸、清开灵颗粒等。成药服用方便且剂量准确,但须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增减用量。
5、泡茶饮用
取3-5克栀子与适量菊花、甘草等冲泡代茶饮,有助于缓解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每日饮用不宜超过2杯,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孕妇及阳虚体质者不宜饮用。
使用栀子时需注意体质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内服,外用需预防过敏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保持饮食清淡,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药物代谢。若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