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按哪个穴位好
月经量少可按三阴交、关元、血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进行调理。月经量少可能与气血不足、内分泌失调、宫寒等因素有关,适当按摩有助于改善症状。
1、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位可调节肝、肾、脾三经气血,对月经量少、经期不调等症状有改善作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量少可配合食用红枣、枸杞等补血食物。
2、关元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按摩此穴能温补下焦,改善宫寒导致的月经量少。可用掌心顺时针轻柔按摩穴位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伴有手脚冰凉症状者可用艾条悬灸该穴位,但须注意防止烫伤。
3、血海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该穴位具有活血调经作用,适用于血瘀引起的月经量少。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力度由轻渐重,每次持续2-3分钟。若月经颜色暗红伴有血块,可配合饮用玫瑰花茶帮助活血化瘀。
4、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刺激该穴位能健脾益气,改善气血生化不足导致的月经量少。可用拇指关节或按摩棒点按穴位,每日重复进行。脾胃虚弱者按摩时可配合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食物。
5、太冲
太冲穴在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可疏肝解郁,调节因情绪压力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性月经量少。用拇指指腹向脚趾方向推按穴位,每次持续3分钟。伴有胸胁胀痛者可配合饮用菊花茶疏肝理气。
月经量少者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食用黑豆、桂圆等补血食物,避免过度节食。若穴位调理后症状未改善,或伴有严重腹痛、闭经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子宫附件超声,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粘连等器质性疾病。经期应暂停穴位刺激,避免加重出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