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要注意什么
小儿荨麻疹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合理用药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或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
1、避免过敏原
家长需排查并远离可能诱发荨麻疹的过敏原,如海鲜、鸡蛋、牛奶等食物,或花粉、尘螨等环境因素。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致敏食物。若因药物引起,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过敏原检测可辅助明确病因,但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轻柔冲洗患处,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或涂抹弱效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
3、药物管理
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严重病例可能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片。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需严格按处方用药。中成药如防风通圣颗粒也可辅助治疗,但需中医辨证使用。
4、饮食调整
发作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南瓜等,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组胺食物如草莓、巧克力。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同步忌口。逐步引入新食物时观察反应,每次仅添加一种并持续3-5天以排查致敏源。
5、病情监测
家长需观察风团是否扩散至面部或黏膜,是否伴随呼吸困难、腹痛等全身症状,警惕过敏性休克。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及诱因。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诊,必要时检查血常规或IgE水平。夜间瘙痒明显时可剪短指甲或戴棉质手套。
小儿荨麻疹护理需注重环境与饮食控制,发作期避免剧烈运动或过热环境。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床品。慢性病例可尝试益生菌调节免疫,但疗效因人而异。若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危急表现,须立即就医。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可自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