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怎么判断几度
龋齿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三度,可通过牙科检查结合症状表现判断。
1、浅龋
病变仅累及牙釉质层,表现为釉质表面白垩色斑块或褐色小凹,探诊有粗糙感但无疼痛。常见于牙齿窝沟或邻面,X线片显示釉质层透射影。此时可通过氟化物涂布或树脂充填治疗,推荐使用含氟牙膏如舒适达抗敏修护牙膏辅助护理。
2、中龋
病变达牙本质浅层,形成明显龋洞,冷热刺激可引发短暂酸痛,食物嵌塞时疼痛加剧。探诊可见软化牙本质,X线显示透射区超过釉牙本质界。需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可配合丁硼乳膏缓解敏感症状。
3、深龋
龋坏接近牙髓腔,冷热刺激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自发痛提示可能已引发牙髓炎。探诊龋洞深大伴大量腐质,X线显示透射影接近髓角。需行间接盖髓术或根管治疗,急性期可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
4、静止龋
龋损表面硬化呈黑褐色,探诊质地坚硬,多发生于磨牙咬合面。因致龋环境改变使病变停滞,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是否重新活跃。
5、继发龋
充填体边缘出现新的龋坏,表现为修复体周围釉质变色或裂隙,可能伴随充填物松动。需去除原充填物后重新治疗,必要时使用氢氧化钙垫底保护牙髓。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限制高糖饮食摄入,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变色、敏感或疼痛时及时就诊,避免龋齿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儿童建议进行窝沟封闭,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可定期接受专业涂氟防龋。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