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中老年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躯体不适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中老年患者可能因生理变化、社会角色转变或慢性疾病等因素诱发,需及时识别症状并寻求专业干预。
1、情绪低落
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压抑是核心症状,患者常表现出无望感或过度自责,部分人可能隐藏真实情绪而表现为易怒。这与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伴随对既往爱好丧失兴趣。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同时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2、兴趣减退
患者对社交活动、家庭聚会等日常事务明显缺乏参与意愿,严重时拒绝基本生活自理。这种意志活动减退与额叶皮层功能抑制相关,可能合并食欲显著改变。米氮平片可改善动力不足症状,但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3、睡眠障碍
早醒型失眠最为典型,部分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常伴随晨重夜轻的情绪波动。褪黑素分泌紊乱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是主要病理基础,阿戈美拉汀片既能抗抑郁又可调节睡眠节律,严重失眠时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需严格监测依赖性。
4、认知功能下降
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等表现易被误认为痴呆,记忆测试显示信息提取障碍而非记忆储存损害。海马体萎缩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减少是生物学基础,盐酸多奈哌齐片可改善部分认知症状,但需与阿尔茨海默病进行鉴别诊断。
5、躯体不适
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慢性疼痛、消化道紊乱占比很高,各项检查往往无器质性病变。这种躯体化症状与疼痛调节通路异常相关,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疼痛性抑郁有双重疗效,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顽固性躯体症状。
中老年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社交活动,家属应协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及B族维生素。当出现自杀意念或症状持续加重时,须立即陪同至精神科就诊,避免单独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控制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