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脚后跟疼可能与糖尿病有关,但并非所有脚后跟疼都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或足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脚后跟疼痛。其他常见原因包括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外伤等。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灼烧感,严重时可累及脚后跟。同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影响足部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缺血性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伴随皮肤干燥、温度降低等症状。
非糖尿病相关的脚后跟疼更常见于机械性损伤或炎症。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点的慢性劳损,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跟骨骨刺则是跟骨骨质增生刺激周围软组织所致,行走时疼痛加剧。跟腱炎、脂肪垫萎缩、外伤性骨折等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脚后跟疼,需优先排查糖尿病足风险,包括检查足部感觉、脉搏及皮肤完整性,并严格控制血糖。非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软底鞋并减少跳跃运动,疼痛持续时可热敷或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日常注意足部保湿,避免皲裂,定期修剪趾甲防止嵌甲。建议所有人群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