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破坏心脏异常电信号通路,治疗心房颤动的心脏介入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经股静脉或颈静脉插入导管至心脏,利用三维标测系统定位异常电活动区域。射频能量作用于心肌组织产生可控热损伤,形成环形隔离带阻断异常电传导,主要针对肺静脉口部及左心房后壁等关键区域。手术全程需心电监护,耗时2-4小时,术后需平卧制动6-8小时防止穿刺点出血。该技术对阵发性房颤有效率可达70-80%,术中可能发生心脏穿孔、血栓栓塞等并发症,需由经验丰富的心律失常团队操作。
慢性房颤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消融或结合冷冻球囊等技术,部分病例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3个月。新型压力感应导管和AI导航系统可提高手术精准度,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等反应,多数属正常恢复过程。严格遵循术后用药方案和定期随访对维持疗效至关重要。
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心悸发作情况。饮食以低盐、高钾的 Mediterranean 饮食模式为宜,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术后3个月内避免桑拿、泡澡等高温环境,乘坐飞机前需咨询医生。恢复期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复查有助于评估手术效果。长期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