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样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54624次浏览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人生活中大鱼大肉,毫无节制,暴饮暴食,这就给我们的胃部造成了很大负担,并且因此患上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很常见的一种胃病,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呢?也就是说怎么样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下面给大家介绍下。

1、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可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分型的参考指标。

2、用五肽胃泌素刺激,测定每小时基础胃泌酸量,最大泌酸量,高峰泌酸量(PAO),有助于诊断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高达百分之十到九十,可通过胃镜取胃粘膜组织检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门旋杆菌的抗体。另外还可以在慢性胃炎抗幽门螺旋菌治疗前后检查,作为追查指标之一。

4、X线钡餐造影在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无异常表现。萎缩性胃炎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粘膜萎缩,胃皱壁相对平坦、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低下。

还有就是通过一些表现症状也可以初步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比如上腹痛、腹胀、反复出血和暧气,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症状,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拖延,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自愈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能自愈吗?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想知道,身体可以经过一个过程,自我恢复不用治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自愈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样护理
慢性浅表性胃炎要想很快的治愈,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的保养,三分治,七分养,说的就是这种慢性疾病,胃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所以,患者更要注意平时的护理,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能去根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根治?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很多人都积极的治疗了,吃的药物不少,但是还是不能根治,只能解表,反反复复特别烦人,下面就向你介绍,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根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禁忌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能吃什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胃病,此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其中就有饮食方面,因此患者在饮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能吃什么: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大多数与消化不良相关,有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的隐痛,或者上腹部不适,有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道非特异性的症状。消化道的疾病症状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医学上称为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指向性不明确。所以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在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疾病中,所以,不能够仅仅凭症状确诊浅表性胃炎还是其他类胃部疾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而不能够以症状来推断胃部的情况、胃炎的类型和其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8

61967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主要就是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包括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等这些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大多数都是和消化不良相关的,有一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的隐痛,或者是上腹部的不适,有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等这些消化道非特异性的症状。因为消化道的疾病,症状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医学上讲的叫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指向性不是那么明确。所以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同时也可以出现在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等等这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疾病当中,所以,不能够仅仅凭症状来确诊就是浅表性胃炎,还是其他类的胃部的疾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而进一步的明确,不能够以症状来推断胃部的情况,胃炎的类型和它的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4

61895次收听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胃炎活动,通俗讲就是糜烂性胃炎,胃镜底下可以发现胃粘膜有局部的充血水肿,糜烂现象。相对于一般的浅表性胃炎来说,肯定是要严重一点的,一般都可以根治,预后良好。通常是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来确定治疗方案。可以通过碳13或者碳14呼气试验以及活检快速尿素酶检测等,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HP阳性,一般是4点疗法杀菌治疗。如果是HP阴性对症治疗就可以,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胃动力等等。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尽量避免烟酒刺激,辛辣油腻食物等。治疗结束以后,需要复查胃镜。观察疗效。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2

51356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药物,比如说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之类,有消化道疾病的一般都需要禁用或者慎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胃镜底下仅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应该是属于很轻微的胃炎一般可以通过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Hp阳性,可以四联疗法杀菌治疗;Hp阴性,则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等。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一般都可以根治,预后是很好的。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禁用哪些药物。这种情况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具体症状。但是如果患者有相关疾病,比如说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病或者是关节病变,这类药物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在服用相关药物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药物,以减少相关消化道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2

59106次收听

02:40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办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以胃镜检查再通过内镜下活检确定糜烂程度和类型,如果做了活检提示糜烂仅仅是炎症的表现,可以不用太担心,如果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患者多表现为胃部或者是腹部不舒服,完善胃镜检查后,确诊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黏膜炎症是比较轻微的一种非常广泛的胃炎的类型,在浅表性胃炎的背景之下,胃黏膜可能有一点糜烂,说明胃黏膜受炎症刺激,存在糜烂这样的表现,如平坦的或有隆起的糜烂。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慢性纤维性胃炎。胃镜底下可以表现为胃黏膜的局部充血水肿,或有少量糜烂。应该是所有上消化道疾病当中最轻微的一种疾病,预后很好,治疗也相对简单,可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或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至于具体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仅仅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而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具体的这症状一般包括两方面,胃动力不足的话,可以引起上腹胀,排气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胃酸过多表现可以有反酸,烧心,上隐腹痛,烧灼感等现象。一般的可以通过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后,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0

51397次收听

01:34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原因是与HP感染有关。HP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上个世纪所发现的一种定植在胃黏膜里的细菌,它可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且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都有关系。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和患者的饮食规律有关。患者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就很容易得浅表性胃炎。另外还和饮酒有关系。因为酒精可以直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所以长期饮酒的患者特别容易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另外,浅表性胃炎还和家族体质有一定关系。
01:39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都是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我们平时生活中也会见到,只不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更加明显突出。比如说餐后腹胀、腹部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是进食之后消化不良、不愿意吃饭,这些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总之,以上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症状。不是说有这些症状就一定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也不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就一定会出现上述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是通过胃镜来确诊的。因为以上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是通过症状就能确诊的。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35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一般会有一定的症状,比如像是上腹部的胀痛、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和季节相关的。比如春秋交替的时候容易发作。除了有这些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胃镜。胃镜下发现胃黏膜有充血表现,或者是伴有糜烂。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来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病理活检会发现胃黏膜有炎性的病变,另外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可以做HP的检查。HP也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癌变的几率,但是这种几率基本上不会发生。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用病因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服药来缓解症状。可以服用一些保护粘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以及助消化药等等。在服药期间,不可乱用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