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宝宝腹泻能吃什么
7岁宝宝腹泻时可以适量吃蒸苹果、焦米粥、山药泥、胡萝卜汤、低乳糖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调整饮食。
一、食物
1、蒸苹果
蒸苹果中的果胶经过加热后具有收敛作用,能帮助吸附肠道内多余水分,缓解腹泻症状。苹果皮中的鞣酸也有助于减少肠蠕动。建议将苹果去皮切块蒸10-15分钟至软烂,每日食用1-2次,每次半个苹果量。注意避免空腹食用,可能加重胃肠不适。
2、焦米粥
焦米粥通过将大米炒至焦黄后煮制,其碳化结构能吸附肠道毒素和水分。大米中的淀粉糊化后更易消化,可减轻肠道负担。制作时需将大米小火慢炒至深黄色,加水熬煮成稀粥,每日2-3次,每次小半碗。腹泻期间可替代部分主食,但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3、山药泥
山药富含淀粉酶抑制剂和黏液蛋白,能保护胃肠黏膜并调节消化功能。其低纤维特性适合腹泻期食用。建议选择铁棍山药蒸熟后捣成泥状,每日1-2次,每次50克左右。对山药过敏的儿童应禁用,初次食用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4、胡萝卜汤
胡萝卜中的果胶和β-胡萝卜素能促进肠黏膜修复,其碱性特质可中和肠道酸性环境。建议将胡萝卜炖煮至软烂后滤渣取汤,每日饮用100-200毫升。注意过量饮用可能导致皮肤暂时性黄染,停止食用后可自行消退。
5、低乳糖酸奶
经发酵处理的低乳糖酸奶含益生菌,可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其乳糖含量较低不易加重腹泻。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产品,每日100-150毫升,分2次饮用。若出现腹胀或腹泻加重应立即停用,可能提示乳糖不耐受未完全缓解。
二、药物
1、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发挥止泻作用,适用于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该药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常见剂型为蒙脱石散3克/袋,需遵医嘱按体重调整用量。服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药效。
2、口服补液盐散
口服补液盐散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配方更适合儿童使用。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服,少量多次饮用。呕吐频繁者可每5分钟喂服5-10毫升,24小时内未改善需就医。
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含有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可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较好。常见规格为1克/袋,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避免菌群失活。
4、布拉氏酵母菌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是真菌类微生态制剂,能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有辅助疗效。每袋含布拉氏酵母菌50毫克,可混入食物中服用。免疫缺陷患儿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可能引发真菌感染风险。
5、消旋卡多曲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作为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减少肠道分泌和蠕动。适用于分泌性腹泻的短期控制。常见规格为10毫克/袋,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服用超过48小时无效需停药排查病因,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腹泻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孩子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饮食应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避免高糖、高脂及粗纤维食物。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瘦肉末、软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或8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进食生冷或不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