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的西医疗法
肌腱炎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治疗、物理治疗、支具固定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肌腱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肌腱炎的常用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和塞来昔布胶囊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适用于轻中度肌腱炎患者,可缓解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使用期间需注意胃肠刺激和肝肾毒性,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
2、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顽固性肌腱炎可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或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能快速缓解炎症和疼痛,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4次。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肌腱断裂风险。注射后可能出现皮肤色素脱失和局部脂肪萎缩等副作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和冲击波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超声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冲击波可刺激肌腱修复,适用于慢性肌腱炎。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4-6周为一个疗程。物理治疗无创安全,但需配合休息和功能锻炼。
4、支具固定
急性期可使用支具或护具限制患处活动,如腕托、护膝或护踝等。固定时间一般为2-4周,避免长期制动导致肌肉萎缩。支具选择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松紧适度。固定期间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肉力量。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肌腱炎或伴有肌腱断裂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肌腱清创术、肌腱修复术和肌腱转位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手术风险包括感染、粘连和再断裂等。
肌腱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重复性动作和过度负荷。急性期可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拉伸和力量训练,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饮食上可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肌腱修复。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肌腱负担。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