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炎治疗方法
小儿气管炎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拍背排痰、雾化吸入、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小儿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气管黏膜,可减少咳嗽发作频率。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但需避免冷风直接吹向患儿。
2、拍背排痰
家长需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拍背,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能促进气管内分泌物松动排出。注意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3、雾化吸入
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雾化,可减轻气管黏膜水肿。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每日2-3次。雾化后需用温水清洁面部,并协助患儿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
4、口服药物
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黏液痰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适用于过敏因素诱发的气管炎。家长需严格按说明书间隔时间给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5、静脉输液
对于高热不退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输注注射用阿奇霉素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严重喘息时需配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治疗期间应保证患儿每日饮水量达到800-1000毫升,温开水、梨汁等饮品有助于痰液稀释。饮食选择南瓜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每天12小时以上睡眠,急性期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口唇发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