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痛经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

2140次浏览

痛经可通过按压三阴交、关元穴、血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痛经通常由气血不畅、宫寒、内分泌失调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

1、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三阴交有助于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缓解痛经引起的下腹坠胀。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持续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10次。气血不畅或宫寒型痛经患者适用。

2、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处,属任脉穴位。按压关元穴能温补下焦元气,改善宫寒导致的经期小腹冷痛。可用掌心顺时针揉按3分钟,配合热敷效果更佳。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痛经可配合此穴调理。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该穴是脾经要穴,按压可活血化瘀,减轻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的绞痛。用拇指关节从膝盖向大腿方向推按,每日2组每组20次。盆腔炎患者按压时需避开急性发作期。

4、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近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强刺激合谷穴能通经活络,快速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痉挛性疼痛。可用指甲掐按至微痛感,双侧交替各1分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谨慎使用此法。

5、足三里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压此穴可健脾和胃,改善经期伴随的恶心呕吐症状。用指节垂直按压至有酸胀感,维持10秒后松开,重复5次。体质虚弱者宜配合艾灸增强效果。

穴位按摩需在经前3天开始每日规律进行,经期可适当减轻力度。配合饮用生姜红糖水、腹部热敷等保暖措施,避免生冷饮食及剧烈运动。若痛经持续加重或出现经量异常、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痛经者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及激素水平检测。

相关推荐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会传染给孩子吗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可能会传染给孩子。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是儿童感染的高危因素。
大面积湿疹怎么治
大面积湿疹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和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湿疹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和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瘙痒和皮肤增厚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
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药物因素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口腔溃疡可以吃甲硝唑吗
口腔溃疡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硝唑,但需结合溃疡类型及感染情况决定。甲硝唑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的口腔溃疡,单纯性复发性口腔溃疡通常无须使用。
腋下长脓包是怎么回事
腋下长脓包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化脓性汗腺炎、淋巴结炎或疖肿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