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症状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因素有关。
1、大便次数增多
患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轻者3-5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粪便性状从糊状逐渐发展为蛋花汤样或清水样,严重时可能带有少量黏液。家长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及时更换尿布防止臀红。
2、粪便稀薄水样
典型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常带有酸臭味,镜检无脓血。轮状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米泔水样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血丝便,这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的征兆。
3、伴随发热
约半数患儿出现38℃左右中低热,通常持续1-2天。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3天以上,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家长可采用物理降温,避免滥用退热药。
4、反复呕吐
起病初期常见进食后呕吐,每日2-3次不等,严重时呈喷射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喂补液盐。
5、腹痛腹胀
肠蠕动加快导致阵发性脐周疼痛,体检可见肠鸣音亢进。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腹胀。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症状,但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已添加辅食者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暂停接种疫苗。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及前囟凹陷程度,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6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或腹泻持续超过1周,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