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人会有什么感觉
心脏骤停时人体会突然丧失意识并伴随呼吸停止,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能出现胸痛、心悸或头晕等先兆症状。心脏骤停主要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发,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
心脏骤停发生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突然中断,大脑和全身器官会在数秒内因缺血缺氧而失去功能。患者通常表现为突然倒地、意识完全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同时出现呼吸微弱或停止,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法感知搏动。部分患者在心脏骤停前1小时内可能出现预警症状,包括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突发心悸伴眼前发黑、不明原因晕厥或极度乏力。这些症状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少数患者在心脏骤停前24-48小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如反复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难以解释的焦虑恐惧感。这些表现常见于既往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可能与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需要区分的是,癫痫发作虽然也会导致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但通常伴有牙关紧闭和口吐白沫,且抽搐停止后多能自行恢复呼吸。
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若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或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而非自行前往医院。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内,目击者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并尽快使用除颤器,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需在具有心脏介入条件的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靶向体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