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损伤是什么感觉
胃损伤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可能由药物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穿孔等因素引起。
1、上腹部疼痛
胃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灼痛或绞痛。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空腹时可能减轻。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偏右。疼痛可能与胃酸刺激损伤部位神经末梢有关,严重时可放射至背部。
2、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损会导致胃蠕动异常,引发恶心感。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样物质,后者提示存在胃出血。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呕吐物带血需立即就医。胃黏膜保护机制被破坏时,胃酸分泌异常会加重恶心症状。
3、呕血黑便
胃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黑色硫化铁,排出柏油样黑便。大量出血可能出现鲜红色呕血,少量渗血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休克表现。常见于胃溃疡侵蚀血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4、腹胀反酸
胃排空功能障碍会导致餐后饱胀感,可能伴随频繁嗳气。胃酸反流至食管产生烧灼感,平卧时症状加重。长期反酸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胃动力减弱时食物滞留发酵,会产生异常肠鸣音。
5、食欲减退
胃黏膜炎症会通过神经反射抑制食欲中枢,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起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某些患者会出现特定食物厌恶,如油腻食物不耐受。胃窦部病变可能早饱感明显,进食少量即觉胃胀。
出现胃损伤症状时应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易消化饮食。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呕血、消瘦等警示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胃黏膜保护剂,但须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建议分次少量进食,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