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中毒受损最重的器官是什么
急性水中毒受损最重的器官通常是脑部。急性水中毒主要由短时间内过量饮水导致血液稀释、电解质紊乱引起,可能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水中毒时,过量水分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血液渗透压急剧下降,水分会从低渗的血液向高渗的组织转移。脑组织因被颅骨限制,水分积聚后无法向外扩张,导致脑细胞肿胀和脑实质受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定向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脑疝。肾脏作为水分排泄的主要器官,在急性水中毒早期会通过增加排尿来代偿,但短时间内摄入超过肾脏最大排泄能力时,代偿机制失效。心脏可能因血容量增加出现负荷过重,但损伤程度通常轻于脑部。肺水肿在急性水中毒中相对少见,但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肝脏对水中毒的耐受性较强,通常不会出现明显损伤。
预防急性水中毒需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每小时饮水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运动后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存在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若出现头痛、呕吐等水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饮水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或静脉输注高渗盐水等方式纠正电解质紊乱。日常需关注排尿量与口渴感是否平衡,尿液颜色过浅可能是饮水过量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