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丸治疗幽门螺杆菌吗
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报告单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指标有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平均红细胞体积异常、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宽等。贫血可能由缺铁、维生素缺乏、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
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贫血的核心指标,成年男性低于120克每升,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初步诊断贫血。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性、正细胞性、大细胞性三类。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与平均红细胞体积同步下降。正细胞性贫血可能由急性失血或慢性肾病导致,血红蛋白降低但红细胞体积正常。大细胞性贫血多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有关,血红蛋白下降伴随红细胞体积增大。
红细胞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大小差异,数值超过15%提示存在混合型贫血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能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数值升高提示溶血性贫血或出血后造血反应。血清铁蛋白低于15微克每升可确诊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低于200皮克每毫升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慢性病贫血会同时出现血清铁降低但铁蛋白正常或升高的特征性表现。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贫血需结合血红蛋白电泳诊断,表现为血红蛋白A2升高或异常血红蛋白带。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等溶血指标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导致的贫血常伴随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需骨髓穿刺确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贫血多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相关,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肌酐升高。
建议发现贫血指标异常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指标组合判断贫血类型。日常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长期素食者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12,慢性病患者应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自行服用铁剂或维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