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皮肤基底细胞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起源于皮肤基底细胞,多见于头面部等日光暴露部位。皮肤基底细胞癌主要有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低、极少转移等特点。
1、发病原因
长期紫外线照射是主要诱因,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皮肤白皙、长期户外工作者患病风险增加。部分病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病。其他因素包括放射线接触、免疫抑制状态等。
2、典型表现
早期表现为珍珠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常见类型有结节溃疡型,中央凹陷形成溃疡;色素型可见黑色素沉积;硬化型呈淡黄色斑块。病变多单发,边界清楚,生长缓慢。
3、诊断方法
皮肤镜检查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树枝状血管等特征。确诊需行组织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基底样细胞团块,周边呈栅栏状排列。需与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鉴别,必要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4、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非手术治疗包括光动力疗法、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5-氟尿嘧啶软膏等。放射治疗适用于特殊部位或不能手术者,冷冻疗法可用于浅表型。
5、预后预防
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超过95%,但需定期随访防止复发。日常应做好防晒,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避免正午阳光直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皮肤科检查,发现可疑皮损及时就医。
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佩戴宽檐帽和防晒衣物。定期复查监测有无新发病灶,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