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该怎样治疗及康复
骨折可通过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及康复。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
1、复位固定
闭合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开放性骨折需手术清创后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儿童青枝骨折因骨膜完整多选择弹性髓内钉固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移位。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骨质疏松患者需联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中药方面可选用伤科接骨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须避免与西药同服间隔2小时以上。
3、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后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中期增加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下肢骨折建议使用水中步行器减轻负重压力。
4、营养支持
每日摄入800mg钙质和400IU维生素D,优选牛奶、西蓝花等食物。胶原蛋白合成需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同时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g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鳕鱼等易消化来源。
5、心理干预
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情绪。家属应协助建立康复日记记录进步,对于儿童患者可采用游戏化训练提升依从性。严重心理障碍需转介专业心理咨询。
康复期须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患肢抬高15度减轻水肿。饮食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钙吸收,戒烟戒酒防止血管收缩延缓愈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防滑垫预防二次跌倒。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固定器松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