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足该怎样护理
糖尿病足可通过控制血糖、日常清洁、预防外伤、定期检查、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饮食管理和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空腹血糖在合理范围内。血糖稳定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足进展,降低截肢风险。
2、日常清洁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水温不超过37℃,避免烫伤。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间。可使用温和的pH平衡洗液,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洁后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皲裂,但不要涂抹在趾缝间。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袜,每日更换,保持足部干爽。
3、预防外伤
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感觉减退,容易发生外伤而不自知。应避免赤脚行走,室内外都需穿鞋。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挤压足部。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修剪趾甲时应平剪,不要剪得太短或太深。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接触足部的取暖设备。每日检查足部有无伤口、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
4、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专业的足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足部评估,包括神经功能检查、血管状态评估和足部结构检查。高危患者应增加检查频率。检查项目包括10克单丝测试、振动觉测试、踝肱指数测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小问题发展成严重并发症。
5、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足部出现伤口、溃疡、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常见表现包括足部红肿、疼痛、发热、渗液、异味等。避免自行处理伤口,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创和抗感染治疗。根据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严重缺血或感染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或截肢手术。
糖尿病足护理需要长期坚持和全面管理。除上述措施外,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保持适度运动。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禽肉、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避免足部过度负重。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共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