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和跟腱有什么区别
韧带和跟腱在解剖结构、功能及损伤特点上存在明显差异。韧带是连接骨与骨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维持关节稳定性;跟腱是连接小腿三头肌与跟骨的肌腱,主导踝关节跖屈运动。
韧带由胶原纤维束构成,分布于全身各关节,如膝关节交叉韧带、踝关节外侧韧带等,其弹性较差但抗拉力强,损伤后易导致关节不稳。跟腱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腱融合形成,具有较强延展性,过度牵拉易引发跟腱炎或断裂。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中的扭转外力,表现为局部肿胀、瘀斑和关节活动受限;跟腱损伤多因突然发力或慢性劳损,典型症状为足跟上方疼痛、提踵无力。韧带修复需关节制动或手术重建,跟腱断裂则需石膏固定或微创缝合。
韧带血供较差,愈合周期较长,康复期需渐进性力量训练;跟腱周围有腱周组织提供营养,术后早期需避免被动牵拉。慢性韧带松弛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跟腱反复炎症可导致钙化或纤维化。两者均需通过超声或MRI明确损伤程度,但韧带损伤更依赖体格检查中的特殊应力试验。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急停急转动作,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韧带损伤后需佩戴护具稳定关节,跟腱炎患者可进行离心收缩训练增强肌腱强度。体重控制有助于减轻下肢负荷,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适合康复期锻炼。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防止陈旧性损伤影响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