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修复手术、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胆脂瘤形成、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棉签深入掏耳,防止损伤鼓膜。可配合医生使用吸引器清除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1-2次。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抑制细菌感染。滴药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侧卧患耳朝上,滴入3-5滴后轻拉耳廓帮助药液渗透。用药期间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适用于感染扩散或伴随发热者。需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4、鼓膜修复手术
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通过颞肌筋膜或软骨膜移植修补穿孔,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后需避免擤鼻、剧烈运动,防止移植片移位。
5、鼓室成形术
针对听骨链破坏或胆脂瘤患者,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术中清除病变组织,植入人工听骨。术后听力可能逐步恢复,需定期复查听力检测。
日常需避免污水入耳,洗澡时可用耳塞防护;擤鼻应单侧交替进行,减少咽鼓管压力;加强营养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黏膜修复;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会刺激中耳黏膜;出现耳痛加剧、眩晕或面瘫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易复发,建议每3-6个月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查,长期随访可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