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怎么办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牵引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损伤、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较好的骨折。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固定时间通常需要8-12周。外固定期间应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防止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2、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移位明显或不稳定性骨折。手术中通过钢板螺钉系统或髓内钉进行内固定,常见内固定物包括动力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等。术后早期可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开始部分负重。内固定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骨牵引治疗
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软组织条件较差暂时不宜手术者。通过胫骨结节或跟骨牵引维持骨折端对线,牵引重量通常为体重的1/7-1/10。牵引期间需定期调整牵引力线,预防牵引针道感染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牵引治疗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8周后才能改为其他固定方式。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配合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严重疼痛可考虑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和关节被动活动为主,中期逐步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后期可进行负重行走训练。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康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进行踝泵运动和肢体按摩。完全康复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