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痔疮是怎么回事
痔疮通常由肛垫下移、静脉曲张、局部炎症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有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等。痔疮的发生可能与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辛辣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
1、长期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导致肛垫下移和静脉回流受阻。粪便干燥会反复摩擦肛管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改善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开塞露注射液缓解症状。
2、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会使肛门静脉血液淤积,导致静脉扩张变形。职业因素如司机、办公室职员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小时活动5分钟,可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症状明显时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普济痔疮栓局部治疗。
3、妊娠因素
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弱血管壁弹性。孕妇痔疮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产后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配合温水坐浴每日2次。
4、辛辣饮食
辣椒素刺激会导致肛管血管充血水肿,长期饮酒会加重静脉曲张。典型表现为排便后灼痛感加重。需避免摄入火锅、烈酒等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可选用化痔栓配合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
5、遗传倾向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者更易发生静脉丛病理性扩张。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反复出现血栓性外痔。日常需特别注意预防便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痔疮止血颗粒,严重者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痔疮发作。建议每日进行20-30分钟快走或游泳,避免如厕时久蹲,便后使用温水清洁肛门。若出现持续便血或肿物无法回纳,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肛门镜或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