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会导致心脏骤停吗
肠梗阻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但属于极少数情况。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或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心脏骤停。
肠梗阻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多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当肠梗阻导致肠壁缺血坏死时,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可能引发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此时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肌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肠梗阻引起的剧烈呕吐和体液丢失会造成严重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可直接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临床上肠梗阻直接导致心脏骤停的案例较少见,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心脏疾病人群。这类患者本身心脏代偿能力较差,当肠梗阻引发全身代谢紊乱时,更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部分肠梗阻患者因剧烈腹痛刺激迷走神经,可能引起反射性心跳减慢甚至停搏,但通常为一过性表现。
肠梗阻患者应严格禁食并立即就医,通过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暴饮暴食,规律排便。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需警惕肠粘连,出现持续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更应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